让相机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查看: 3023|回复: 0

漫谈摄影造型12字法——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5 17: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谈摄影造型12字法——景
撰文、摄影/德治
 
  《漫谈摄影造型12字法》其主要内容是:拍、力、景,要、求、定,虚、调、言,感、光、性
  全篇以上面12个字为纲,提纲挈领,举一反三漫谈开来。
  前两期我们漫谈了“拍”和“力”本期开始漫谈“景”字。
  “景”字的定义在古汉语中与“影”相同。在摄影艺术范畴的“景”应该是人对某种物质、形态或行为的视觉印象。摄影造型艺术中有3个术语,叫做“景别”“景深”“景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景别”和“景层”两个词语。其中“景层”一词,是我对景物层次的简称或缩写。)“三景”是摄影造型构图的定位理念;是摄影艺术创作中叙事、表意的基本方法;是摄影者艺术表现能力的具体表现。本期先谈一谈“景别”。
 
一、景别
  景别,是摄影构图取景时,主体景物所占画面空间大小的区别。在影视摄影中,景别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摇摄和转机诞生后,又出现了“环景”。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作用,选择什么样的景别取决于叙事、表意的需要。
  景别的区分与作用
  (1)大远景:主体在画面中很小,甚至不出现,主要以表现时空环境为目的,是动态摄影中常用的交代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描写手法。(图3-17)

图3-17 大远景、长景深

  (2)远景:主体占据画面的空间面积较小,看不到细节,正所谓远山无树,远水无波,主要是用于表现主体所处的时空环境,多用于自然风光或生态环境摄影题材。(图3-18)

图3-18 远景

  (3)全景:是将被摄主体的整体外沿轮廓都明显地在画面中呈现出来,一般占据画面三分之一以上的空间,主要用于表现主体的时空形态和与陪体及环境的关系。(图3-19)

图3-19 全景

  (4)中景:是主体的80%(不够完全)占据画面空间的绝大部分,是全景与近景之间的过渡景别。(图3-20)

图3-20 中景

  (5)近景:是主体的50%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主要用于表现主体形态的细节或主体与陪体的关联情节,是最为常用的景别。(图3-21)

图3-21 近景

  (6)特写:是主体局部占据画面空间的大部分,一般用于表现人物或动物的表情,或物象的质感,或物种的典型行为特征等。(图3-22)

图3-22 特写

  (7)大特写:主体的某个部位占满画面全部空间,没有空白背景的画面也叫“满景”,作用与特写完全相同,只是物像更大一些而已。(图3-23)

图3-23 大特写

  在静态画面摄影艺术创作中,景别的细微变化对叙事、表意的影响不是很大,尤其一幅作品的画面属于什么景别,是相对而言的。因此,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合并同类项”,将大远景、远景、全景简称为“远全景”;将中景、近景称为“中近景”;将特写和大特写统称为“特写”。确立景别的指导思想是:
  远观其势。远景画面的作用是:表现构成内容的气势、形势。如图3-18,画面中的景物表述了主体白尾海雕所处的季节、环境和状态。那白色的冰雪、枯黄的草滩、迎风起飞的野鸭,和躲藏在草丛中避风的海雕,比较客观地交代了野生动物艰苦越冬的情形。
  近观其事。对于全景而言,主体所在空间大的画面可以称其为远全景,主体所在空间很小,几乎爆框的画面也可以称其为近全景,因为它和中景、近景都是在视觉上感到很近的画面。都是能够表现事物形态、时态和相互关系的景别,可以比较清晰地交代画面中的故事情节,如图3-19便属于近全景,画面比较完整地记录下了两只白尾海雕的形态、神态和心态。一只白尾海雕从不远处飞近正在用餐的同伴,同伴心想“是不是来抢食呀”,于是,便转过头来向来者怒吼:“离我远点!”画面中两只猛禽的形神语言,清楚地表述了这样的情节。再如中景图3-20,画面清晰地记录了白尾海雕在早春二月便开始孵卵的情景。再看近景图3-21,画面中的主体白尾海雕正在大快朵颐地吃鱼,鱼肉碎渣粘在眼睑上的细节清晰可见。
  特观其质。特写画面主要是表现主体的质感或事物细节。如特写图3-22,画面记录了其正在俯身孵卵的动作;又如大特写图3-23,画面以满景形式表现了猛禽的神态和羽毛的质感。
 
  影响景别的因素
  在照相机承影面积不改变的条件下,影响景别远近的因素有:
  (1)镜头焦距的长短。在摄影物距(照相机与被摄景物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完全可以轻松地取得上述各种景别。焦距越短画面纳入景物越多,焦距越长画面纳入景物越少。
  (2)摄影物距的远近。在照相机镜头焦距和视角不变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改变拍摄距离取得不同的物像景别。物距越远画面纳入景物越多,物距越近画面纳入景物越少。
  (3)被摄主体体积的大小。在拍摄距离、镜头焦距和视角都不变化的条件下,如果被摄主体的体积发生大小的变化,也将会改变景别的远近概念。比如把一个窗口比作取景框,看见一只狗站在窗口前的位置,刚好是个“全景”画面,那么换成一只猫站在那里就是“远景”了,再换成一匹马站在那里可能就是“近景”了。因此,被摄主体越小,画面纳入景物越多,被摄主体越大,画面纳入景物越少。
  需要提醒的是:使用不同方法构成的相同景别,它们在景深的长短、物像的变形和画面环境空间大小上都会出现视觉差异。如图3-24、3-25、3-26,虽然都是全景画面,但是,它们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取景构图时,要明晰不同手段制造景别的视觉效果,然后根据创意的需要,选用符合叙事、表意情境的构成景别的方法。

图3-24 用200毫米镜头焦距拍摄的全景
 

图3-25 用70毫米镜头焦距拍摄的全景
 

图3-26 用24毫米镜头焦距拍摄的全景
 
  景别的视觉效应
  景别的视觉效应其实是读者的主观心理意识反应,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艺术规则上的景别划分读者未必认同。
  读者心理意义上的景别是相对物像视觉而定的,它是什么样的景别,取决于读者心理意义的反应。在一个画面范围内,对于看不清细节的物象就会感到距离很远,反之,能看到清楚的细节,就会感到距离很近,此为其一。其二,如果有人不能正确解读画面,他看不出主体的整体轮廓,就会认为景致不全,不是全景。其三,如果画面是用微距镜头拍摄的一只完整的苍蝇之类的小生物,尽管是全景,由于能够清楚地看到生物的细节物像,读者也会认为这是特写景别。
  (2)不同的景别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距离感。不同景别画面的作品都挂在水平的墙面上,当你看到远景画面时会感到景物距离你很远,看到近景画面时就会感到景物近在咫尺。
  (3)不同的景别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动物的“安全防卫本能”现象表明,另一种陌生的人或物距离它太近时,它就会警觉起来,而后跑掉。其实人亦如此,比如你在空旷的地带看见一条蛇,如果它距离你很远,你会轻松地观察它,甚至想再走近些看个究竟。如果它向你走进,你就会随着“安全距离”的不断缩短,越来越紧张起来,甚至也会逃跑。事实证明,景别上的距离感会让人连带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度。对摄影画面而言叫做视觉“张力”。越是特写、大特写其张力越强;越是全景、远景,则越弱。
  我认为:景别具有很强的视觉语言能力,在摄影艺术造型时不可忽视。


此稿刊发于《旅游纵览》杂志2013年第3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