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山棘螈栖息地调查与种群评估 
 项目名称
 高山棘螈栖息地调查与种群评估
 项目简介
 高山棘螈Echinotriton maxiquadratus,是由侯勉、吴耘珂、袁智勇(本项目成员)等于2014年发表的棘螈属物种新种。2015年夏季,周佳俊(本项目成员)、Axel Hernandez等通过生境分析发现了该物种除模式产地外的第二个栖息地。本项目旨在通过生物地理分析,结合高山棘螈已知栖息地的实际生境基础,对华南地区进行其的栖息地筛查工作,并利用繁殖期的卵堆计数法、标记重捕法和样线计数法等方法对高山棘螈的种群量进行评估,为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立项依据
 高山棘螈Echinotriton maxiquadratus是2014年被发表的棘螈属新种,是继81年前发现镇海棘螈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后,棘螈属被发现的第三个物种。棘螈属物种均为第四纪冰川期的孑遗物种。琉球棘螈Echinotriton Anderson IUCN红色名录濒危级别濒危(EN),日本国天然纪念物。镇海棘螈IUCN红色名录濒危级别极危(CR),中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高山棘螈发表不久,其的分布范围和种群量尚未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生态学基础资料匮乏,其保护工作难以展开。
 主要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通过生物地理分析,结合高山棘螈已知栖息地的实际生境基础,确定高山棘螈的疑似分布点。
 对高山棘螈的疑似分布点通过走访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高山棘螈的分布范围。
 重点在高山棘螈活动频繁的繁殖季节进行调查,运用卵堆计数法、标记重捕法和样线计数法对高山棘螈在各栖息地的种群数量进行评估。
 结合卫星地图确定高山棘螈的核心栖息地范围,建立模型对高山棘螈的整体种群数量进行评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