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相机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查看: 741|回复: 9

我的心仪鸟类清单 第二种鸟------原鸡的前身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1 09: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晋大鹦鹉 于 2020-8-31 10:36 编辑

    我的心仪鸟类清单
       第二种鸟---原鸡   
开头语:
     文章有点长,我很清楚没有多少人会看,在当今这个什么都是吃快餐的时代,做什么都追求结果,而且是急速就要见到结果,比如说拍鸟观鸟,早已不是2013年前,现在全国的“鸟点”早已是祖国山河一片红。有人说,鸟种多的地方,只要农民富裕了,不打鸟了,孩子也能上好学校了。这是对的,但那些没有被人开发的更偏僻的地方呢,那些每天都在丧失生命的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呢?它们谁来监督和保护,我们的视野太狭窄,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只看到零星的微不足道的小区域,只看到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能快速产生经济效益的小区域,那些更大的区域呢?
     “没有一种鸟和人类的关系犹如鸡和人一样深远。从至今几千年前人类驯养原鸡开始,它们的后代就逐渐被带往世界各地,深深影响着人类的文化与生活,继而演绎出多种多样的人鸡关系”。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月刊
     原鸡,大多数人看到它,会认为就是家鸡,餐桌上的美味。
     原鸡,别称红原鸡,是野生鸟类,雉科。它的长相与家鸡相似,是家鸡的祖先。
     小时候回乡下老家,能够看到鸡满村跑,端着饭碗时,鸡会咕咕咕咕的叫着围着转。我的母亲讲起她的小时候,每家每户都养鸡,每年孵化的小鸡中,只留一只长相最好看的:腿粗壮有力、冠子又大又红、尾部羽毛又长又艳、昂头走路舍我其谁的大公鸡。遇到两只颜值相似的大公鸡,只能留一只时,可就麻烦了。我妈抱着不让杀,又哭又闹的。老人说,杀了鸡,你就可以吃肉了。我妈就是不肯,晚上还抱着大公鸡睡觉,生怕一觉醒来鸡没了。芦花母鸡日子久了,不下蛋了,按照常规,不下蛋的母鸡自然要用来改善全家人生活的,那个年月,鸡可是不容易吃到的贵重食材。我妈又是紧紧地抱着她心爱的芦花鸡不愿放手。在她的闹腾下,总是外婆最后发话,不杀、留下它了。


     一:寻找
     2013和2014年,一次又一次的前往云南,一次次的失落,让我开始怀疑自己“观鸟”这条路的选择。
我这才明白,原鸡在雉类中,是真正的闻其声、不见其容的鸟儿。
2014年初,在那邦的昔马古道和三疯老师狭路相逢,三疯老师兴致勃勃给我讲在农田拍摄原鸡。我的热情瞬间燃爆。我们约好,第二天早上在原鸡出现的通道上一起守候拍摄。在一个特别低特别小的帐篷里,我大气也不敢出。老师逗我:“没事,你随便动,随便说话,你越是注意力集中,见到的可能性越小”。
一天下来,不管是一动不动还是敢说敢动,注意力集中还是不集中,鸡啊,连叫声和动静都没有,何谈看见。
原鸡的拍摄难度✮✮✮✮✮✮
      如果在百分之百自然的情况下拍摄,它比三种虹雉难拍多了,三种虹雉都生活在高海拔地带,气候恶劣,但你只要到达那里,哪怕等上十天半个月,再难,也能见到。但原鸡不同,两年三次云南,盈江、瑞丽、那邦,走遍了这里所有的原鸡生境,连一个鬼魅的影子也不曾撞见。
      2018年2月,海南坡鹿保护区,黄昏时分,整个保护区,你的前后左右,都是原鸡的叫声(这里的原鸡是一个亚种,又称白耳原鸡),甚至从你的眼前跳过或飞过,但你没有按下过一次快门,哪怕是一张模糊的图片。
     二、遇见
     野生动物和我们的每一次相遇,都具有戏剧性,它们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早已学会了如何与人周旋,如何与人保持距离。除了在繁殖季的巢边,亦或是科研,其它所有的情况下,你见到的野生动物总是和你保持一种让你感到困惑的关系,甚至你会觉得啼笑皆非,为什么野生动物这么怕人呢?


       ▲2015年3月4日下午5点,开车行走在洪崩河回盈江县城的山路上,一个拐弯后是上坡处。鸡,出现了!来不及停车,汽车倾斜的很厉害,我伸出相机连按快门。打开回放一看,没能完全对焦。可还是兴奋的不得了,这可是我心心念念的“原鸡”啊,还是只大公鸡。
      2015年3月6日下午快6点时,我在洪崩河山路边的一颗结满果实的大树下观鸟,这颗树你知道有多神奇吗?树上同时出现:花冠犀鸟、鹩哥、楔尾绿鸠、厚嘴绿鸠、针尾绿鸠等等,我想全中国也只有盈江有这样的景象吧。


      ▲换个角度想,假如我手里拿着火枪,那么这只大公鸡能否和早已进入左手边灌丛里的亲人团聚吗?别说是野生动物,就连我们自己也认不清谁是好人或坏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一半靠的是运气;一半靠的是生存能力。大家别不信,有多少野生动物遭到了灭顶之灾。
      这只大公鸡走在马路中央的图片,看起来是那么普通,你知道图片背后的故事吗?拐弯处,前方60米有两只原鸡(雌鸟)过马路,速度很快就进入左边的灌丛中。大概就在同一时间,一只大公鸡在右边的灌丛中伸出头来左顾右盼,发现无敌情,大摇大摆、雄赳赳、气昂昂地快步走在公路上,刚走到公路中央线时,大公鸡发现了我,楞了一下,迈着稳键的步伐继续前行。
      大公鸡为什么这时才发现我呢?我看到两只母鸡,当时距离远,我想一般情况后面会有大公鸡跟着,我立即躲在右边的灌丛里,等到大公鸡走出来,也就是它走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区域时,我才出来,轻轻地跟着它。这只大公鸡的气质真是不可思议,我原以为它看到我后,也有仓皇逃跑的可能,但它没有,仍然气定神闲地阔步走向左边的灌木深处。
       2017年是鸡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要做原鸡的主题,向我征集在野外拍摄的图片,我把这张发过去,编辑一看,这怎么能行,原鸡走在公路上,太难看了,离我们要找的相差太远了。
       经过长时间的征集,最后我这张看似最不起眼的图片,竟然登上了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月刊“鸡不可失”的第55页。
       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在完全自然状态下原鸡野外的图片仍然很少,很欠缺,更没有一张理想的原鸡图片。
       三:执行拍摄原鸡任务
      应中国国家地理邀请,我和中国国家地理一位资深摄影师老师一起,专程来到云南西部的一个小村寨来拍摄原鸡,特别期待能拍出一张理想的原鸡大跨页,为这期主题增光增色。
中国是雉类的大国,63种雉类中,论颜值,分布,原鸡都不是最漂亮,最受鸟人追寻的鸟儿,那为什么,中国国家地理选中了原鸡呢?
        原鸡的前世今生
        比起其它雉类,原鸡既合群又好斗。它,不仅勇猛,且多才多艺。在每天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前鸣叫,预示着未来,是时间的巨象;也会在大型食肉动物靠近前鸣叫,提示危险,给人安全感。正是这些特点首先吸引了人类。于是开始训化原鸡,选出最勇猛的鸡,让它们打斗,并以此作为向主宰未来的神袛献祭仪式上一项重要内容。据说最古老的斗鸡由此而来。
        在数千年中,对人类而言,鸡大多数时候不是用来做食物,主要作为食物是后来的事了,在早期漫长的岁月中,鸡主要用来祭祀,占卜,报时等,还有的用来观赏和打斗用。


       ▲ 这是云南西部一个偏僻小山村边的“怒江大峡谷”的一段,这里是原鸡在云南境内典型的生境之一,有着接近干热河谷的生境。  


       ▲我和老师来到一户村民家,这里的人基本是“傣族”,他们非常好客,院子里跑的到处都是鸡,左手这只是“一代”,主人养了好多年了,形影不离。
      我们说明来意后,憨厚的老大哥立刻答应,带着我和老师,用这只一代的原鸡作诱饵,来拍摄野外的原鸡。


       ▲他们靠这样的方式捕获到公原鸡后开始驯养,也用原鸡与家鸡杂交,再选出他们认为最理想的后代。几千年来,人类或许也是以类似的方式开启了与鸡日渐深远的关系。
      

       ▲ 清晨,怒江河谷云海翻滚,第一缕阳光洒在云海上方,这只大公鸡兴奋极了,引亢高歌,也许它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清晨了。
       顿时,茂密植被里的原鸡开始骚动起来,草丛在动,我一直努力在看,但什么也看不见。这位老大哥顿时一脸茫然,他尴尬了,他始终认为引诱原鸡是他们祖祖辈辈祖传下来的诀窍,是最懂原鸡的,也是最有办法把原鸡引出来的,不可能失误的。


       ▲第二天、第三天,继续,天未亮,我潜伏在老大哥给我选好的原鸡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蹲守,奇迹就在这时出现了,一只母鸡从植被中间穿过去了,速度太快没有拍到,过了一伙,二只(亚成)公鸡从茂密的灌丛中出现,因遮挡严重,但快门按下了,这就是成功的开始,耐心等吧。


       ▲灌丛深处,一阵响动,原鸡又来了,而且是三只(都是亚成雄鸟),我快速地寻找对焦的口子,终因遮挡的太严重,光线又暗,无法拍出一张清晰的图片,带有环境大跨页的想法落空了。


      ▲这是两只成年原鸡,公鸡一般靠互相打斗来争夺配偶和维护领地,这两只一见面便开始掐架,左边的是那只一代“原鸡”是主人养了好多年的,右边是较年轻身材较小的二代,由于身材悬殊大,右边的小公鸡没过一伙就败下阵来。


     ▲云南傣族的斗鸡场景。


       ▲每家每户都和原鸡世代相处相伴,他们早已和原鸡不分彼此,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守候,最终也没有见到原鸡成鸟(雄鸟)。在失望中我们恋恋不舍离开了这里,离开了这里淳朴的老百姓。


      ▲元江干热河谷是云南最古老的河谷,它至今依然是原鸡在云南境内最典型的栖息地。处于北回归线两侧的元江河谷谷底及其炎热,旱季最高温可超过45度,冬季晴天中午气温也可达30度。
     元江中游谷地亚热带干热河谷形成了一类独特的植被类型。在开阔的高坡上,每天早晚有干热的焚风如海洋潮汐般吹过,能在这样的坡面上生长的树木十分稀少,多为仙人掌类,呈现出近于东非稀树草原的景观。而在沟谷中,则有茂密的季雨林生长,多榕树植物。———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月刊。
     过了桥,来到生态站住下,一大早在原鸡的鸣叫声中醒来,充满活力的一天开始了。推开房门,院子的墙上到处是原鸡,而且还是大公鸡。我立即返回取上相机,就在我举相机的瞬间,它们消失了,无影无踪,无声无息。
     原想,亚热带茂密的植被不好拍摄,没想到这样的稀树草原地带仍然没有机会。


      ▲这一回,一定拍一张原鸡走在这样环境下的大跨页图片,为了这次任务,为了保护原鸡专门来到云南,最后还是为了原鸡,我拼了,一定要拍出这样一张有生境的大图。 黄昏时分,四面八方,都是原鸡的叫声和动静,就是这样的生境你连看见鸡的机会都没有,何谈按下快门。只能望景生叹。
       回到家中,细想此次行程的得失,我突然明白了,这才是自然中的原鸡,它是真正的生存大师,如果你能轻易拍出你满意的图片,我想,那就不叫原鸡了,也配不上家鸡祖先这顶“贵冠”。如果原鸡没有超强的野外生存能力,没有超人的智慧,我想,原鸡早已走上灭绝的边缘,它无论怎样聪明,也斗不过人类,但在漫长的岁月中,它还是用它的智慧与人周旋获得了一丝存在下来的机会,它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在一些区域,它仍然存在,但数量以很少很少。
      中国国家地理一篇小小的文章,知道对云南原鸡的生存问题影响有多大吗?一些原来以打原鸡为食的小村子,现在都有了一丝收敛。
      虽然至今没有能够拍到满意的原鸡图片,但是让我高兴的是,在找原鸡找到崩溃的过程中,我微小的力量也加入了保护原鸡的队伍中,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见到真正的野生“原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赞币 +100 收起 理由
义胆雄丰 + 100 120个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8-11 12: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o^)/~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1 21: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十分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2 00: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义胆雄丰 于 2020-8-12 00:16 编辑

哈哈!
知道为什么失败吗?因为要把鸡屎涂满全身,掩盖人的气味!
知道为什么失败吗?因为还要烧香!
任重道远,这篇文章一定以后可以重写,要把海南原鸡加进去!
海南还要去!
首席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6 19: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