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相机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查看: 2649|回复: 0

漫谈生态摄影技法之“三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0 17: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谈生态摄影技法之“三定”
 
撰文、摄影/德治

 
  所谓生态摄影技法“三定”是指:确定主体对象、确定优先内容、确定取景位置。这“三定”是体现摄影者艺术修养、创作思想和实战经验水平的一个标尺。
 
一、定主体对象
  我的做法是:1.先拍动的后拍静的;2.先拍稀有的后拍常见的;3.先拍精彩的后拍无奇的。比如,20116月我去内蒙古乌梁素海,到了海子堤坝之上,环视周围发现有疣鼻天鹅、赤麻鸭、赤嘴潜鸭、黑翅长脚鹬、反嘴鹬、须浮鸥等等鸟类在水中栖息(图1)。疣鼻天鹅是我此去内蒙古的主要拍摄目标,按理说应该是先拍它,可是警觉的赤嘴潜鸭发现了我们,开始向苇丛深处移动,于是我先将镜头对准了赤嘴潜鸭,抓拍了几张(图2),然后再静下心来考虑如何拍好疣鼻天鹅。在寻找适当的拍摄位置时,我突然看到了两只黑水鸡在打斗,本着先拍精彩后拍无奇的原则,立刻抓拍起黑水鸡打斗的场面(图3)。
 


(图1)
(图2)
(图3)

 
二、定优先内容
  选择感光度优先:对于纪实摄影而言,一般是要求物像清晰、环境典型、画面具有记录和证明价值。因此,为了保证能够拍摄到清晰的画面,必须要有较高的快门速度和较小的光圈孔径,可谓快门和光圈双优先。这就要求光照度要够强,在光照度不够强的条件下,只有通过提高感光度来解决。所以,在光线较暗时拍摄纪实作品,需要先将感光度ISO值提高,我把它叫做感光度优先。如图2,感光度优先设定为ISO200°,P程序曝光模式自动取得了光圈f/11、快门1/500秒。
  选择光圈优先:我将光圈优先称为“景深优先”。景深在摄影艺术造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地突出主体、控制焦点前后和整体画面的清晰范围以及视觉空间感。其表现是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在生态纪实摄影中,通常情况下,拍摄大环境场面采用小光圈优先以取得较大的景深效果;如果拍摄个体,则使用大光圈优先为宜,这样可以有效地虚化前景与背景,从而突出主体;如图4,如果不采用大光圈优先,占画面四分之三的前景芦苇将呈现出清晰的物像,就会争夺读者视线,不能很好地突出鸟儿(东方大苇莺)的形象。
 
(图4)
 
  选择快门优先:换个说法可以叫做模糊量优先,模糊量是指被拍摄的运动物体在画面留下的清晰度,快门开闭时间越短,模糊量越小,反之,快门开闭时间越长,模糊量越大。根据拍摄目标的体积大小和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确定快门速度。对纪实摄影而言:主体体积越小、运动速度越快、镜头焦距越长,快门时间应设定得越短。对于艺术摄影创作而言,则要根据需要而定。如图5,按纪实摄影的要求,至少要设定1/500秒以上。但是,为了追求中国画的水墨效果,采用了慢速快门,将快门速度优先设定为1/20秒,取得了十分逼真的中国画泼墨写意画面。
 
(图5)

 
三、定取景位置
  拍摄距离:即摄影物距。距离远近直接影响着画面景别的大小,主体物像的清晰度和画面信息量的多少(构成画面要素单位的多少)。在镜头焦距不变的前提下,物距越长,景深越大,景别越大,陪体越多;物距越短,景别越小,景深越小,画面信息量越少。根据所选择的物像特征、形态和质感,决定拍摄距离。
 
(图6)
(图7)
(图8)
 
  拍摄方向:拍摄方向分为对主体形态的正面拍摄、侧面拍摄和背面拍摄。如图6、图7、图8,方向的选择直接决定着主体形态、光线入射方向和画面结构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图9、图10、图11的构图变化中看出,由于我坐在行进中的船上拍摄,位置不断移动,三幅画面中的前后礁石位移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变换或选择拍摄方向的依据是要选择理想的光位,或理想的主体形态,或环境陪体及背景。
 
(图9)
(图10)
(图11)
 
  拍摄角度:分为平视角度、仰视角度和俯视角度,角度的变化可以直接改变画面的环境背景,拍摄角度不同环境背景截然不同,相同的主体画面拍摄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图12以平视角度拍摄画面比较杂乱,许多陪体在画面中争夺陪体视线;图13俯视角度拍摄将地平线升至画面以外,在选择适当的方向将主体衬托在相对空白的背景之上,有效地清除了部分陪体;图14以仰视角度拍将地平线降到画面以外,以天空作背景,将多余的陪体框在画面以外,这是最有效的突出主体净化环境的方法。
 
(图12)
(图13)
(图14)
 
  总而言之,“三定”是摄影造型的基础,“三定”的水平决定了摄影作品的成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