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相机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查看: 1390|回复: 1

密野寻踪 走进野生大熊猫家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7 17: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熊猫究竟濒危到什么程度?野外还有多少只大熊猫?它们分布在哪里?它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为回答上述问题,加强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让国宝大熊猫与我们共同生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每十年开展一次大熊猫调查。以“密野寻踪——走进野生大熊猫家园”为主题的“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图片展”于3月份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宽窄巷子展出。以下是展示的部分大熊猫照片。


闲林信步
  大熊猫通常食不分昼夜,睡不择场地,只求吃得饱,睡得香,游得欢。它们粗壮的四肢支撑着笨重的身体,踩着“猫步”在竹林中漫游,累了就选择一个可以倚靠的地方休息,如最喜欢倚靠大树的基部,其次是竹林、倒木和树桩。


一闻辨亲疏
  大熊猫在深山密林中主要是靠嗅觉辨别方向。它们还会在嗅味树上留下地盘标志、求偶标记等尿液信息,这样闻一闻嗅味树就可获取其他大熊猫的信息,以此判断对方的“身份”是否熟悉,对自身安全有无威胁,从而决定是迎接还是回避,是表示友好还是该发起攻击。


这个冬天不太冷
  大熊猫不会像熊一样冬眠。由于大熊猫所采食的竹子能量低,因此它们只能不断的采食,以保证有足够能量。大熊猫的皮毛隔热效果非常好,它们坐于积雪之上从不感觉寒冷,垫坐的积雪也不会因其体热而融化,这也为它在高山上越冬提供了保障。


黑白隐身术
  大熊猫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黑白配”,黑白色可能是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所选择的自然保护色,让敌对者不容易判断自己的具体位置和距离,而且在雪地中可以很好的隐藏自己,隐约的黑色斑点很难让对方猜出是什么。


守护家园
  野生大熊猫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熊猫的濒危原因并不是它们在丧失繁衍和养育下一代的能力,而是人类的活动导致其适宜生活区域变小,种群之间生活区域断裂隔离,影响了它们之间的交流,从而影响了种群质量,延续野生大熊猫最好的方法是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


恋爱季节
  每年3月到5月,平时独来独往的成年大熊猫们会发出约会的信号,在树桩上留下气味信息,发出“咩咩”等各种叫声,不远千里的相遇后嬉戏打闹。有时,几只雄性大熊猫会为争夺一只雌性大熊猫而决斗。


大熊猫的进食痕迹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本属于食肉目的大熊猫选择了吃素,即选择了取食容易的竹子。在不同的季节,大熊猫会为自己准备不同的竹子大餐,春季以新竹笋为主,夏季以竹茎为主,秋季以枝叶为主,冬季则以当年未发枝的老笋为主。


竹子大餐
  当吃竹叶时,大熊猫躺坐着用一只前爪把叶子勒成一把后再吃;当吃竹茎时,它们只选中段粗的地方吃,还会像人类吃甘蔗一样,把竹茎的皮用牙齿撕掉后吃里面的部分;当吃竹笋时,它们边吃边用牙齿剥掉笋壳,只吃里面嫩白的部分,吃完后留下一堆笋壳。


散了的大熊猫粪便
  大熊猫的粪便呈椭圆形,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会排出120团左右的粪便,甚至在休息时能躺着排便。在野外,调查队员很难亲眼见到大熊猫,却可以通过这一团团的粪便来追踪大熊猫,了解它们的个体大小、活动规律、健康状况等。


利爪留痕
  大熊猫还有相当于我们人类‘指甲’的乳白色的利爪,使他们更能抓稳树干,善于攀爬。爬树是大熊猫的生存技能,尤其是对于幼年大熊猫,爬到树上可以躲避天敌。研究表明,幼年大熊猫超过2/3的时间都在树上休息、玩耍。


图片来源: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图片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3-5-28 16: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