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相机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查看: 649|回复: 6

神奇的蓝胸秧鸡一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9 10: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晋大鹦鹉 于 2019-8-9 10:47 编辑

     “秧鸡是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除南极大陆之外的世界各大洲和绝大部分海岛上,几乎所有雪线以下各种类型的栖息地(沙漠除外)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却钟情于茂密的植被,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大部分种类知之甚少。它们行踪神秘,因而有大量的新种类有待于进一步发现。然而,它们易于遭到外来食肉动物和的攻击和人类的捕杀,使得大量的种类正接近灭绝的边缘”。
   距离福州市发现蓝胸秧鸡已经快两个月了,这是第二次发现,听说十几年前第一次发现都没有影像记录。这一次由于本地观鸟人数量的增加,蓝胸秧鸡的出现成为当地的鸟界盛世,无论是38度以上的高温还是大雨瓢泼,当地观鸟人每天下午齐聚这里,等待蓝胸秧鸡的露头的那刹那间。
  很多人惊异这么隐秘的鸟为何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固定的地点,而且长达两个月呢?
  先看看这里的地理位置,北靠鼓山风景名胜区;南依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西面是福州花海公园;东面是东江滨公园,繁殖于闽江之畔的湿地中。


            好多朋友看了这张图片感到不可思议,在闹市区,鸟爸爸带着4只小鸟雄赳赳气昂昂地穿越,这是为何?
      图片中的左侧是人工种植的灌木,灌木边缘就是车水马龙的公路,根据两个多月的观察,每天下午520分准时从右手的草丛中出现,慢慢地观测,最后带着小鸟快速地回到左手边的灌木丛中。
      细细想来,任何物种的延续,都需要智慧,这一家蓝胸秧鸡在城市湿地区域长达两个多月和人周旋,不离不弃,我想这应该是一种超智慧的表现,你想,它选择的巢或是夜晚的栖息地,左面紧挨着公路,右面是公园内的公路,24小时车水马龙,这样看起来容易暴露的环境正是鸟儿最安全的避难所,自然中天敌少了,只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类,而这些人大都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秧鸡却在身边闲聊处”的爱鸟人士,人要拍它,它要躲闪,不知不觉间,雏鸟长大了。


下午5点27分,秧鸡爸爸带着4只小鸟准备穿越马路,出来了,出来了,秧鸡爸爸大步流星地冲上马路,瞬间消失在左侧的灌木丛中。

奇怪的是,20分过去了,小秧鸡迟迟没有现身,秧鸡爸爸等不及了,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真是孩大不由爹啊!
   5点47分,秧鸡爸爸又一次壮着胆冲过马路进入右侧的草丛中寻找小秧鸡。

同一时间,秧鸡爸爸领着小秧鸡出来了。

▲父子情深

小秧鸡的成长离不开秧鸡爸爸的智慧,4只小秧鸡通过了,秧鸡爸爸迈着矫健的步伐,神气十足的朝小秧鸡走来。

4只小秧鸡在前,秧鸡爸爸断后,到了,到了,终于安全地到了!
    拍摄后记:这次去厦门,本不打算拍鸟,就没有带600镜头,只带了一个300。到了福建地界上,还是不忘联系鸟友,一听蓝胸秧鸡好拍,没有长镜头的我,立即前往,图片没有清晰度,权当记录,我已知足。
    特别感谢福州的资深观鸟人士陈老师的热情款待和全程陪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赞币 +400 收起 理由
飞天虎 + 100 120个赞!!!
纵横 + 100 120个赞!!!
行云A + 100 120个赞!!!
义胆雄丰 + 100 120个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9 12: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记录!非常漂亮!首席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9 16: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记录!人鸟共生和谐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4 15: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R:ok:好记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4 19: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拍摄,画面清晰、生动细腻、色彩鲜艳、姿态优美、非常精美!欣赏学习!向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